2023年9月5日,在第八個“中華慈善日”來臨之際,第十二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務委員諶貽琴、國務院副秘書長孟揚和民政部部長唐登杰等相關領導出席大會。通鼎集團董事局主席沈小平被授予“中華慈善獎”,這是沈小平和通鼎集團第八次獲得我國公益慈善領域的這一最高殊榮。
“中華慈善獎”是中國公益慈善領域的政府最高獎項,由民政部頒發,旨在表彰中國慈善活動中事跡突出、影響廣泛的個人、單位、慈善項目、慈善信托等。該獎項于2005年設立,已連續舉辦十二屆,今年144個愛心個人、愛心團隊、捐贈企業、慈善項目和慈善信托獲獎者,分別獲得 “慈善楷?!薄按壬祈椖亢痛壬菩磐小薄熬栀浧髽I”“捐贈個人”榮譽稱號。
通鼎集團董事局主席沈小平傾心公益慈善25年,也因其在公益慈善領域的持續投入和生動實踐,今年再次獲評“中華慈善獎”,并作為獲獎代表上臺領獎。
沈小平:道德+舍得,方為大德
沈小平是通鼎集團創始人。在他的帶領下,通鼎集團不僅成為國家信息通信建設提供線纜及配套產品的排頭兵企業,也更是一家“把社會責任融入到中國式現代化企業發展新實踐”的民營企業集團。
唯有責任之艱巨 方顯使命之光榮。沈小平以發展民族產業為己任,深耕國內外信息通信產業,公司產品涵蓋“光纖光棒、光電線纜、網絡設備、芯片模塊、儀器儀表”的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優勢,主要服務于國家通信網、交通網、能源網以及各類專網的發展,已成為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江蘇省規模型骨干企業。
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沈小平將慈善作為自己的第二份事業,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每年把企業利潤的5%—10%拿出來捐給社會公益事業,多年來通鼎集團累計向社會捐贈超9億元,慈善公益足跡遍及全國23個省、20個國家級貧困縣、11個經濟薄弱地區。2021年2月25日,沈小平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中華慈善獎、全國模范退役軍人、江蘇慈善獎、全國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兼任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江蘇省慈善總會榮譽會長、江蘇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促進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
企業既有經濟責任、法律責任,也有社會責任、道德責任。共同富裕乃“國之大者”。沈小平說,共同富裕對企業來講,是責任、更是機遇。推進共同富裕的著力點很多,多年來,通鼎集團從“內拓、外聯”兩個方向參與,以更加多元化、長期性、常態化、正能量的方式助力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一方面,通鼎集團依據行業特點、地域特征和企業特色,精準開展慈善公益活動。
——公司同“聯星村”等周邊經濟薄弱村建立長效幫扶機制,在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河道整治、弱勢貧困群體救助等方面投入千萬余元,帶領鄉親脫貧致富;
——依托“光纖入戶”等產業便利條件,通鼎集團將光纜拉進重慶烏羊壩等多個懸崖上的學校,先后在江西、四川、云南、新疆等中西部9省開展產業扶植、安居房建設;
——堅持“企業帶動+學校培訓+定向就業”扶貧模式,向吳江、徐州、鹽城等地職業技術學校捐贈資金、產品生產線和核心技術,建立實訓基地,培養優秀人才;
另一方面,通鼎集團依據各類慈善組織和平臺優勢,精準參與慈善公益項目。獨行快、眾行遠。在沈小平的領導下,通鼎集團與省市區各級慈善總會、公益組織建立長期、廣泛的聯系合作,依托慈善組織彰顯企業公益力量。
——公司與全國多個慈善組織在鄉村振興、兒童福利院、老年樂齡公寓,以及殘疾、失能等生活困難群體幫扶方面建立長效幫扶機制。
——聚焦特殊困難群體、低收入群體、農村弱勢群體,連續十多年參與省慈善總會發起的“情暖江蘇”春節慰問特困群體項目,每年捐贈100萬,共捐出善款1000多萬元;
——成立市級層面首個司法救助專項基金,推動“司法救助+社會化救助”雙向銜接。2023年8月,通鼎集團捐贈600萬元,攜手蘇州市檢察院、蘇州市慈善總會成立“蘇城檢愛·通鼎司法救助專項基金”,助力形成“企業+平臺+精準司法救助項目”的創新工作機制;
——在聯星村建立“助老愛心基金”,從每人1000元到每人1800元,連續8年向聯星村640余位60歲以上老人累計發放870 萬元“新春助老金”;
——為了讓慈善事業走得更遠,2018年,公司發起成立全國首個地方性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并與蘇州民政局、蘇州科技大學三方聯合成立全省首個“社會工作發展研究院”,創新推出了“蘇州農民工集宿區子女‘四點半課堂’”、“蘇州市集宿區外來務工人員增能減壓”等一批優秀項目,幫助外地就業人員解決就業、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
——依托“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基礎,通鼎集團先后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18所高校助建捐資,并于震澤中學等周邊中小學建立助學幫困長效機制,助力學?;A研究、人才培養,發展民族產業。
沈小平表示,企業和企業家,不僅要成為發展經濟的強大創新主體,更要 “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在企業高質量發展、有溫度增長的進程中,通鼎集團將堅持慈善事業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更加聚焦實業、實體、實干,堅持守正創新,把企業發展好;持續“把社會責任融入到中國式現代化企業發展新實踐”,更多地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為做好第三次分配、促進社會共同富裕作出更大的貢獻。
手機站
微信公眾號